前言

浪跡美國近三十年的此時,往往沈思於幽靜的夜晚:努力的融入美國社會文化,為何心仍悲悲慼慼,永遠揮不走的思鄉情,趕不去的寂寞心?許多定居美國的台灣人皆有「言語會通,心袂通」之痛。長時間在兩種截然不同文化間衝擊震盪,久而久之也發展出台美人的獨特文化。其中,「戀戀台灣情」還是屹立不移。在繁忙的工作之餘,犧牲假日、週末,貢獻勞力、精神、金錢,無怨無悔,數十年如一日,為的是保存「台美人」文化及價值觀。有人將之命名為「台美族」。也有人悲觀的感嘆:台美族已是「瀕臨絕種的族群」。

  基於「振興台美族及保留台美人的文化和價值觀」信念,加上許多讀者的鼓勵和催促,我就厚著臉皮將數年來刊登於「休士頓台灣鄉訊」月刊的文章選擇性的收集成冊。這些文章可分為兩大類:生活感性篇和醫藥保健篇。我儘量以詼諧易懂的筆調來表達我要說的事情。總希望在讀者緊張、鬱卒、苦悶的生活中注入少許輕鬆調劑,增添生活的動力。尤其在醫藥保健篇中,儘量以幽默來減輕讀者對病痛的「愁雲慘霧」的心情負擔。我絕非對生命疾苦,生死一線的嘻笑、不敬。現代醫學鼓勵以「大笑,正面思考」來應付,面對疾病,那將是一帖十分有效的藥劑。

  時常思考「生命的意義何在?」然而年紀越大,腦筋就越「秀逗」,縱然急白了滿頭黑髮,抓掉了三千煩惱絲仍「百思不解」。唯一能馬馬虎虎給自己一個交代就是留下一些「心靈遺產」。因此,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能在台美族群,及國內的鄉親朋友們心中留下些微的共鳴,共同扶持「台美族」價值,連綿相傳,代代不斷。

  蒼茫世間路,縱然「風淘浪沙」;當年華已逝,回首向來處,事事物物皆化成數不盡的思緒,絲絲扣扣典藏於記憶的最深處,直到永遠、永遠……
----鄭金蘭 於Houston

Tuesday, September 14, 2010

第三章 我們與台灣語文學校一起成長

  1995年春天,郭珠貞女士邀我寫一篇有關家長會工作的感言,為台灣語文學校創校十週年留下紀念。思量自己付出的力量還沒達到此身份標準;但思緒起伏,按不下滿腹心聲,藉此難得機會敘敘一個母親和兩個男孩在台語學校共同成長的心歷路程。
  於1986年初,隨著尫婿洪明奇接受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研究工作,帶著當時四歲大的兒子Victor由Boston遷徙至Houston。剛安頓於現址,即被休士頓台灣人社區的「地頭蛇」歐清南,曾素雲夫婦抓個正著,乃因眼睛沒睜大,買到了離他們「舊厝」才一條馬路之隔的厝,做了他們好幾年的鄰居;因此一到Houston即跌入了那時剛成立的「台灣語文學校」。當時的心情,說來也慚愧,只是將Victor放在每週一至週五,全天候的Day care(孩童白天照顧中心)外,又有一星期六上午的廉價Day care可送。我則多了半天的時間可做未完的實驗或家事。彼時因Victor已經在台灣由外婆照顧兩年,長得白皙可愛(不是蓋的,有照片為證,哈!)在全校學生中年紀最小,台語又嘰哩刮啦。時時將郭珠貞校長、沈郁芳校長、蔡淑媛老師等等校務人員唬得心花怒放,每學期又是獎杯又是獎品,一大堆抱回家。Victor被寵得每星期六一大早起來,就要上台語學校。當時沒有固定的校址,只得隨著每學期開始的通知去找學校。我只專心接送小孩及婆婆,藉著「台灣語文學校」認識少許同鄉,在繁忙的實驗室工作外,偶而參加一些台灣人的社團活動,也未去注意和體會當時創辦和維護台語學校,工作人員的艱辛和付出的心血。
  於1988年底至1990年中的數個學期,由於二兒子Michael出生,我埋在奶瓶,尿布及實驗室的瓶瓶罐罐中,分身乏術,Victor的「台語學校」額外接送服務,也只有麻煩曾素雲姊及葉錦如姊熱心的代勞;斷斷續續的上課;缺席的次數早就可被記數次大過,逐出校門。Victor的作業、考試,大概都是大鴨蛋。搜索那段時間關於小孩在台語學校的記憶卻是一片空白;然而於「創校史」一書中的照片,赫然發現Victor竟然在李雅彥醫師教導的台灣學校棒球隊中,Victor不但學打棒球,也學得李雅彥的一付「豐滿身材」。
  二兒子Michael,三歲半時,我徵求廖明徵校長同意並歡迎Michael提早入學。由於休士頓熱心同鄉集力募款,購置台灣人活動中心,因此台語學校有了固定場所,每星期六不用再找時常變更的校址。於是Michael吃著「奶嘴」,帶著「奶瓶」,穿著「尿布」步上哥哥後塵,星期六就要到「台語學校」玩。Michael比Victor早入道半年,也沒有天生的「台語」來唬校長和老師們,只有按部就班,乖乖的由基本的唱遊拼音學起,奇怪的每學期也總少不了抱個獎杯或獎狀回家。
  至今Victor 十四歲,Michael七歲了。Victor的中文,Michael的台語不怎麼樣(因有一個未盡責的媽媽,從來不查他們的功課,考試成績,任由他們與老師「黑白講」)。但Michael在Herod elementary學校會驕傲的糾正老師和同學:"I am Taiwanese, not Chinese."。Victor也會在美國同學群中故意和媽媽說台灣話。在他們美國生活圈中,並不以父母是Taiwanese而認為是二等公民。"Made in Taiwan"也不是劣質產品,台灣的語言文化傳統無形中已嵌入他們腦中。
  好快,「台灣語文學校」也維持了十年,寫此文時百感交集,心緒起伏,隨著記憶的搜索,來美國至今近二十年往事歷歷呈現,午夜夢迴,常怨恨自己的「憨」和對「情」的執著。此刻,突然「茅塞頓開」,原來世界上比我「憨」的台灣人都集中在休士頓辦「台灣學校」,用盡心力維持對台灣的情,網住第二代,第三代……。在這裡以最大的誠心來祝賀「台灣語文學校」十週年慶;也希望有更多的「憨」父母帶著您們的子女來投入這濃得化不開的情網。

註一:
  一九八五年四月,休士頓台灣同鄉會新理事會第一次開會時,當年的同鄉會會長蔡正隆先生提議創辦「台語學校」,開會討論結果,通過成立「台語學校」的議案。數位熱心的同鄉組成「籌備委員會」,開始日夜進行籌備工作。在大家熱忱、同心的協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各組的工作人員分配,中文、台語、台灣歷史、地理、文化、民俗等教材都已準備就緒,「台灣學校」終於在八五年的六月第一次招生開課,正式命名為「休士頓台灣語文學校」,簡稱「台語學校」。一九八九年將「台語學校」的簡稱改為「台灣學校」,英文名稱為Houston Taiwanese School of Languages & Culture (HTSLC)。
  台灣學校創校宗旨為教育台灣子女台語、中文、客家語(因學生人數不夠而作罷)台灣文化、習俗及家庭倫理等,其目的不只是教育第二代子女台灣的母語,也培養他們的「台灣意識」,更重要的是肯定他們尋根追源的重要性。一個人活著如果不知道他們的「根」從何來,是一件多麼悲哀的事情,這處境是我們這一代造成的,我們更有責任教育他們。教育是何等任重道遠的工作,尤其是想在海外延續文化香火,台灣語文學校的誕生,更具有一番深長的意義。

註二:
  台語學校到2005年也維持了20年。隨著校務的發展,漸漸加入了許多課程,如:數學、幾何、代數、生物、化學、英文寫作、英文為第二語言(ESL)、高中SAT課程等。相信「老師資格」是全國水準最高的週末學校。因為老師們不乏博士、碩士級的工程師、教授、學者,為了培育台美人第二代,不辭辛勞,免費的提供專業知識的傳授,藉此也盡力於「台美人尋根追源」使命。在20年後的今天,畢業的校友近千人;相信這些已成長的第二代台美人,在「台灣語文學校」時,那數百個星期六週末生涯點滴會是他們永無法抹煞的歡樂童年記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